误导你复习的“经验”,2021考研er要看清!
摘要:2021考研人在备考之初,对于考研的认知并不是十分清晰,可能会借鉴一下学长学姐的经验。但是学长学姐的经验之谈并不是全部都正确,我们要学会分辨,今天尚硕教育小编就来指出那些容易误导大家的经验。误导一:政治真题不用看,多做模拟题
很多考研成功的学姐学长会告诉你说,考研政治紧跟时政,考过的真题不会再重复,所以不用做历年真的。没错,考过的时政确实不会再考了,但是政治不仅仅只考察时政。做过真题的同学会发现,其实考研政治是以时政热点为背景,考点并不是。
再者,所有学科都重视真题,没有哪一个学科不需要做真题。那么,你为什么偏偏要放弃政治的真题呢?仅仅因为学姐学长的经验之谈吗?真题是一个考题的缩影,尚硕教育小编建议同学们不要轻视政治的真题,千万要注意重视真题。不用做太久,但是要看一看最近五年的真题。
误导二:英语作文不用早,后期模板就可以
考研英语作文是30分,占的比重相当大。仅此于传统阅读40分。我们把大把大把的时间花在40分的题目上,却不能把时间分配一些到作文的准备上。作文是一个基本功加升华的过程,最后的模板只是升华,没有前期的基本功做铺垫,给判卷老师的感觉就是生搬硬套。
最佳作文复习状态就是在复习完第一遍单词后,启动作文的复习,不要只是一味的追求模板,忽略了脚踏实地。英文作文和高考语文作文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需要词汇、素材的积累的,功夫都需要花在平时。
误导三:数学多做练习题,题海战术
考研数学对考生的计算能力、运算速度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学姐学长告诉我们要多做题,提高运算速度和精确度,这也没错。可是,小伙伴们千万不要只做题。可以这么说,题海战术有用,题海战术也没有用。有用是说,必要的题还是都要做一遍。
接下来重点说为什么没有用。如果单纯的做题,大量做题,会过国家线,但是得不了高分。数学讲究举一反三,做对一道题并不重要,做会一类题,那就是质变。希望各位小伙伴在数学复习中多多总结,多做题,但不能恋题,总结出每一类型题目的做题方法,比沉迷于题海中更重要。
误导四:不用太早开始复习,最后用三个月背大纲就能考上
这在一些文科类专业的考研经验里最容易读到。有很多考上的人声称自己只用了考前三个月时间把大纲背下来,或是把书中那些大纲提到的知识点背一下就考上了。这种说法是一些学生的最爱,因为这样他们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多玩一段时间,特别是那些自认为记忆力很好、背书比较厉害的考生来说,他们比起一般考生更容易相信这种说法。还有很多接受这种复习经验的同学干脆也顺便无视了另外两个公共课,将它们一起堆到复习后期解决,结果可想而知。
因此,大家如果都想取得一个好成绩,就不要这样自欺欺人,尽早开始复习,把后期的时间用来查缺补漏,提升分数。
误导五:英语文章不一定要读懂,会用技巧就行
有些同学对做英语阅读有一些不太正确的观念,一些老师也会教给同学这种方法,那就是:先看题,带着题去文中找关键词,从关键词的上下文中找答案。看起来是一种聪明的方法,实际上它使很多学生不再关注英语这门语言本身,而将大部分精力都花在纯粹练习如何答题上了。
尽管考试的目的是得出正确选项就可以,但我们学语言的目的是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意义,出题者考查的也是考生的这项能力,所以那些只会答题技巧的同学在考研英语中往往无法蒙混过关,因为很多选项并不能从某个单独的句子中得出,必须结合上下文推理后才能选对。所以平时复习时,大家要做的就是踏踏实实背单词,学习语法、断句,做练习和考试时力求读懂大部分句子,然后再去看选项,这时正确答案就非常明显了。
误导六:每天至少复习12个小时以上
一天有24个小时,除去考研期间必须具备的8小时睡眠时间外,剩下16个小时,如果每天必须复习12个小时以上,那就意味着吃饭、休闲、运动和发呆的时间加起来还不到4个小时。4小时听起来还挺多的对不对?但实际上如果我们每天都按照这样的节奏复习,只要你不是那种精力旺盛每天不学习就会死的学霸,经过一两周这样高强度的学习,大部分人都会受不了的。偶尔状态特别好的那几天也许可以达到这样的目标,但如果每天如此,我们往往无法保证复习的质量。
页:
[1]